吴克华:长篇回忆录《苦涩青春》(十七)

未知 2023-12-13 12:03

【长篇回忆录】苦涩青春作者:吴克华

【语音朗读为AI智能配音,非真人发声,介意者请自行阅读文章】

第六章

第一节踏上青岛培训的旅途

第二天早上一起床,我们就开始准备行囊。行李卷、手提箱一会的功夫就打理完毕。汽车队派车把行李运到火车站托运,路上只背一个挎包,装些路上用的物品,十分轻松。

下午四点半,银川开往北京的64次列车准时进站了。我在送别的人群中找到了娟,我们含情脉脉的望着对方,“多写信,多保重!”我使劲捏了一下她的手,“到青岛后马上来信,路上注意安全。”她小声说道,并把一张一寸半的照片塞到了我的手里,“保存好,想我了就看看吧。”我如获珍宝一般,把照片收藏好,说道:“我会常看的。”

“呜……”列车一声长鸣后缓缓起动了。我们挥手与送站的战友告别。

车内旅客很少,车厢的座位一半都是空的。我选择了一张三人坐的长座位,思忖着“累了可以躺一会儿,晚上还能睡觉,不比卧铺相差多少。”那会儿,兵团战士出差是不允许坐卧铺的,与我们同行的四个职工都去了卧铺车厢,我们只能在硬座车厢煎熬着。

一路上,我们打扑克、侃大山也不寂寞,时间过得很快,转眼间就到了呼和浩特。沿途上下车的旅客不多,只有包头站上车的人多些,但在呼市又下了一大批,车厢内旅客依然不多。

过了呼市就进入了夜间行车,我把挎包卷成枕头垫在头下,感觉很舒适,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。列车过了集宁后,我正在睡梦中,有人把我推醒,让我坐起来,一位抱孩子的妇女要坐到这里。我揉了揉睡眼惺忪的双眼,坐了起来。看了看周边,大家都在躺着睡觉,有两个人的座位还空着,就对她说,“那边还有空座位,怎么不去坐?”她说:“我们就要坐在这里。”无奈,我只能坐了起来,心里在琢磨:“这个女人真怪,非要占我的座位,大概是要把我轰到两个人的座位上去,她想在这里睡觉。这不是典型的鸠占鹊巢嘛!”我揉了揉睡眼,清了一下嗓子对那个女人说道:“大姐,我跟你说,你带着孩子,最好是坐到别处去,我是回家去看病的,我得了黄疸型肝炎,传染性很强,你一个大人在这里坐问题还不大,可是你带着孩子坐在这里就不好了。”那个女人用充满怀疑眼神看了看我说:“你的脸怎么不发黄呀?不怕,我就坐在这里。”态度很坚决。我无奈地说:“我是在吃药控制着,好吧,既然你不怕就坐吧,往里挪一下吧,别摔着孩子。”我继续趴在小桌上睡觉,我用余光扫了一下那个女人,只见她躲得远远的看着我。估计是在琢磨“他的话可信吗?”大概过了不到20分钟,她再也坐不住了,只见她抱起孩子,拿着行李远远地坐到两个人的座位上去了。我心里暗暗地想“知道你就憋不了多久,早坐到那里该多好呀,搅了我的好梦。”

半夜上下车的人很少,一觉醒来天已大亮,我伸了伸懒腰坐了起来,看了看手表已经快七点了。大家都起来了,有的在洗漱,还有的在看窗外的景色。早饭后再有一个多小时就要到北京站了,大家商量着今天的行程。去青岛的列车是晚上八点钟的,北京家的战友自然要回家去看看。我们这些非北京的战友,是要到王府井大街、西单大街转上一圈的。中午饭肯定是要吃的,我提议说:“今天的中午饭,咱们是否到王府井全聚德烤鸭店去吃烤鸭?费用大家分摊如何?”那会儿还没有AA制的说法。我们这些非北京的战友,估计都没有在饭店里吃过北京烤鸭,我的提议得到大家一致通过。并商定下车后,先在王府井大街附近自由活动,中午十一点半准时到烤鸭店集合。

大家都没有行李的拖累,出北京站直接坐公交车103路到了王府井。我带着几个人来到百货大楼,首先到一楼观看张秉贵的称糖神功,由于他的名人效应,排队买糖的人格外的多。为了消磨时间又到二楼、三楼转了一圈,时间已近十一点了,我们穿过马路,向烤鸭店走去。

当我们来到烤鸭店时,聚会的十二人都已经到齐。我们找了一张大桌坐下,点了两只烤鸭的套餐,还点了几个炒菜、凉菜,要了一盆鸭架汤。一会儿的功夫,满满的一大桌菜上齐了。因为都是第一次在饭店吃烤鸭,大家手捧春饼相互学着、蘸着、卷着、吃着好不热闹。台州的战友自豪地说道:“这与我们家乡的食饼筒差不多!只是里面卷的材料不同罢了。”虽说没有酒喝,每个人都十分的兴奋与快乐。

最后结账,每人只消费了七、八块之多,却美美地享受了一顿正宗的“北京全聚德烤鸭”。

下午自由活动,有人去了西单,有人要去参观故宫。我们就近到东安市场转了一圈,买了些日用品。晚饭吃了些北京小吃,便赶往了北京站。

七点钟左右,各路人马都已聚齐。带队的贾济生点名后说道:“兵团战士只开了一张集体车票,大家不要走散,跟紧队伍。”四个职工继续享受他们的卧铺。

晚上八点钟火车开车了,车厢内很整洁,座位都已经坐满,绝没有昨天车厢里那么宽松的环境。忙碌了一天的战友们虽说有些疲惫,但兴奋的情绪丝毫不减。大家谈论着今天的所见所闻,女同胞在展示刚刚购得服装。北京的战友刘久慧拿出从家中带来的食品,让大家品尝。浙江战友徐金琏,提着一网兜刚刚买的北京冻柿子到处推销,软软的柿子已经破口,粘粘的没有地方好放,甜甜的大柿子已经成为了她的负担。我拿出中午剩下的已经卷好了烤鸭,与大家分享,凉了的烤鸭有些油腻,但还是很香的。

经过大约二十个小时煎熬,火车终于到站了。高大的钟楼,尖尖的房顶,德式建筑风格的青岛火车站,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,感觉似乎到了欧洲的小车站。我们一行人大部分都没有见过大海,据同行的青岛战友刘文珠、侯方平介绍说,青岛火车站距离栈桥海滨只有几步之遥,我们真想先睹为快。无奈,接我们去电厂的汽车在那里等候。

第二节初识青岛发电厂

位于四方区的青岛发电厂西临大海,与四方机车车辆厂比邻。我们的宿舍在电厂的厂区内,与大海只有百米之遥,风浪大的时候,躺在床上便可听到那大海的波涛声。每当夕阳西下之时,我们经常在海边踱步,望着海上的落日余辉,感受着阵阵海风吹来的大海的气息,咸咸的、湿湿的沁人心脾。

青岛发电厂历史悠久。最早是德国于1898年建立的青岛电灯所,日德战争以后由日本改建成四方发电所,后来逐年扩建。因此,我们培训时的青岛发电厂都是由小机组组成。燃煤发电,给我们提供了培训的机会。海水冷却系统,却是我们很少见到的,感到十分新鲜。

我们是在电厂的燃料分厂检修班培训学习的,我学的是检修工,带我的师傅是刘忠师傅与隋师傅还有一位女电焊工师傅。刘师傅天津人,有三十七、八岁,中专毕业,理论扎实、技术精湛,培训时给了我很大的帮助。隋师傅地道的青岛人,四十岁左右,人很随和,工作任劳任怨踏实肯干。有一手理发的好手艺,我在青岛培训期间都是找隋师傅理发。

钳工是检修工的基础,也是我们培训学习的重点。青岛电厂为我们一八0电厂的培训人员,举办了一次学习班。我虽然没有机会脱产学习,但在车间工作时,在师傅们的认真指导下,钳工技术还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。技术的提高,是与知识的积累成正比的,中学时学过的几何、代数此时也派上了用场。

我的电焊技术基本是自学的,女焊工师傅焊技纯熟,班里的电焊工作大部分由她来完成,我时常在一旁观摩。她时而讲解一些电焊的要领,焊口的打磨、焊缝的宽窄、焊枪的角度、焊枪行走的速度、立焊的方法、仰焊的注意事项、电焊机的电流调整,耳濡目染之际,将焊工的技巧熟记于心。悟性的高低,决定了你技术进步的快慢。一次在步道维修的电焊工作中,我的焊技让刘师傅赞叹不已:“没看到你怎么练习电焊呀?焊的还真不错!”看来,只要态度认真,就没有学不会的技术。

在青岛培训的半年之中,刘师傅带着我们粘接输煤皮带、维修变速箱、研磨轴瓦、更换轴承、安装调整电机、电焊焊接、气焊切割、小到编织钢丝绳接头、修理皮带托辊、识图、画图……几乎接触到了燃料分厂所有设备,为一八0电厂投产发电,储备了维修的技能。(未完待续)

吴克华:1969年8月加入内蒙兵团,历经一师二团十连,工副业连,一师施工连,一八0电厂,1976年回城,河北省电子信息研究院退休。

吴克华:长篇回忆录《苦涩青春》(一)

吴克华:长篇回忆录《苦涩青春》(二)

吴克华:长篇回忆录《苦涩青春》(三)

吴克华:长篇回忆录《苦涩青春》(四)

吴克华:长篇回忆录《苦涩青春》(五)

吴克华:长篇回忆录《苦涩青春》(六)

吴克华:长篇回忆录《苦涩青春》(七)

吴克华:长篇回忆录《苦涩青春》(八)

吴克华:长篇回忆录《苦涩青春》(九)

吴克华:长篇回忆录《苦涩青春》(十)

吴克华:长篇回忆录《苦涩青春》(十一)

吴克华:长篇回忆录《苦涩青春》(十二)

吴克华:长篇回忆录《苦涩青春》(十三)

吴克华:长篇回忆录《苦涩青春》(十四)

吴克华:长篇回忆录《苦涩青春》(十五)

吴克华:长篇回忆录《苦涩青春》(十六)


参考资料
标签